自书遗嘱,这道作业题有点难
鑫诺动态2018-06-07上个月看一新闻,国画大师许麟庐继承案又申请再审了~
大师的继承纠纷已经打了五年了,历经一审、二审发还重审、再度一审、二审,2016年底刚刚尘埃落定,大师的遗孀胜诉。上个月,败诉方又申请重审了,案子还远远没有结束。
你是风儿我是沙,缠缠绵绵到天涯……
想起我经办的一个继承纠纷,标的不如这个案子大,但过程比这个案子还悲催。
涉及六方当事人,其他五方大多数时候是一伙的,共同对付我代理的这一方,当然他们五方也不停的起点小内讧,互相怼一下。每次开庭,法官都要就每一个问题询问六次,得到五方大致类似却略微不同的陈述,仿佛玩一场大家来找茬的游戏,我想她的内心也是崩溃的~
首先我方以继承纠纷起诉,一审胜诉。对方上诉,二审维持。之后按判决执行。对方不服,申请再审。再审发还重审。重新审理后的一审,法院审理了三年,更换三任法官,最后判决驳回起诉(具体理由多奇葩我就不说了),一切归零!不光这个,在这个归零判决上下翻腾的几年中,对方当事人还提起了与案件相关的其他关联诉讼共计六个,而这六个案子几乎每一个都分别经历了一审、二审、再审发还重审、重新一审、二审的过程……
你是藤儿我是瓜,纠缠纠缠一团麻……
而国画大师和我经办的这个团团团团团团团案,可都是有遗嘱的,白纸黑字的遗嘱。
话说有遗嘱怎么还折腾成这样?
那就是今天我想给大家讲的,自书遗嘱,真的很尴尬~
简言之,自书遗嘱看着最省事,拿起笔刷刷写一张就可以了,但书写者可能会为省事付出更多的风险对价。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法律专家呀~
比如说,遗嘱写好了,签名了,忘记写日期。
遗嘱不完备,轰——触雷,炸。
老爷子遗嘱写好了,交给老三,过了几年老爷子过世,老三拿出遗嘱准备继承,老大老二提交一纸病历证明,证明老爷子在立遗嘱的当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,多次就诊。
遗嘱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轰——触雷,炸。
某人立遗嘱,把名下的财产全给老婆孩子,农村那80多岁没有收入的老娘给直接飘过了。
遗嘱没有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,轰——触雷,炸。
某人在婚姻出轨,与第三者长期非法同居,去世前把自己名下所有财产全部遗赠给第三者,剥夺了妻子的合法继承权。
遗嘱因违反公序良俗,轰——触雷,炸。
某人在遗嘱中写明:我去世后,我的配偶不得再婚,否则收回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;或者写:我名下所有财产由我儿子继承,但前提条件是儿子不能和某某人结婚。
遗嘱干涉他人婚姻自由,轰——触雷,炸。
某人有两套房产,一套商品房,一套承租公房。商品房给儿子,承租公房给女儿,俩孩子都很高兴。但事实上,公房出租人是国家房管部门或房屋产权所属的有关单位组织,承租人在房屋内仅享有承租使用权,因此该房不应改作为被继承人的财产纳入遗产范围。
遗嘱处分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,轰——触雷,炸。
遗嘱写出来就是为了让人看清楚的呀。重要文件的的保存原则是不褪色和防潮湿。碳在常温下很稳定,不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,也不会因为空气中过多水分而变淡消失。所以遗嘱推荐用碳素笔书写。某人用了圆珠笔书写,继承人多年来宝贝一样珍藏密敛在家中地下室,结果等到拿出来,发现圆珠笔写下的一些段落已经受潮认不清楚字迹,只是一团一团深深浅浅的蓝色块块……
遗嘱保存不善,轰——触雷,炸。
老人写了份遗嘱,岁数大的人喜欢用繁体字,前面的名字是繁体,后面的是简体,前面是美丽的丽,后面是胜利的利,多少年就这样写的,习惯了。写着写着错了一个字,用笔划掉,或者涂个黑团团,改了。再写着写着,觉得意思没说清楚,又懒得重新抄,把这一行划了,重写。
遗嘱涂改造成意思表达不明或有篡改嫌疑,轰——触雷,炸。
还有比较聪明的人,手写多麻烦啊,写错了还要重抄,在电脑写,一点打印,刷——出来了,大笔一挥签名写日期,潇洒!可惜撞上了法律制订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。继承法是1985年制定的,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,所以法律要求遗嘱要“亲笔书写”。打印的遗嘱算不算亲笔书写,实践中有争议。而且,打印遗嘱毕竟存在容易被伪造的弊端(只凭签名那两三个字,还真不好鉴定笔迹呢),所以在法院审判中,打印遗嘱没有其他证据相佐证,被判决无效的很多。
遗嘱不符合法定形式,轰——触雷,炸。
天啦,不要再列举了,一个接一个的响雷炸得头都疼了,写遗嘱这道看似简单的作业题真难,难得我们都要怀疑人生了~
别急,做公证做公证做公证啊~我发誓公证处没有给我一分钱~
精神状态如何,行为能力怎样,证据是否充分,形式是否完备,都有专业人士替你把关,可以永久为你保存,打起官司来直接拿来做证据,真万一审核出了问题,你还可以问责公证处啊(公证处的朋友,求你们不要打死我)。
有人说了,我就不想去做公证,我就要自己写,那好吧,你很有性格,你赢了。你可以按照律师提示,谨慎再谨慎的写一份合格的遗嘱,你还可以手持遗嘱拍照,你还可以全程录像,你还可以邀请两个非亲非故的邻居或者朋友做见证,你还可以出具一个意识清醒的诊断证明~反正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,祝好运~
结语:未雨绸缪,给自己最爱的人及早筹划和安排,这是比单纯说一句“我爱你”更切实的保障。